感谢腾讯教育频道的邀请,今天非常高兴,看到了很多老朋友,当然也看到了很多新面孔,大家都来关心国际教育,关心留学,实际上是关心我们的孩子们,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就是关心我们祖国的未来。今天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我把我和我们企业在过去将近二十年做留学服务的一些想法、一些看法跟大家分享。在这儿也借这个机会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下,留学未来的趋势解读》。
我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准备了很多数据,因为时间有限,我把这些数据转化为我的一些看法,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四个方面,第一,教育全球化已成趋势,第二,全产业链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第三,未来留学趋势解读,第四,给留学生和家长的建议。从趋势看,有这么几个特色。第一,从推动要素来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主要的推动因素。第二,从大前提来讲,国外教育市场对中国是开放的,现在我们中国教育市场也在对国外开放,现在中国既是全世界留学生的主要输出国,同时也几乎是最大国,外国留学生留学的目的地。
第三个主流趋势就是教育全球化。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上,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我有幸经历了全过程,1978年高中毕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非常能体会中国现在 的发展需要。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实现中国梦,还是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都是需要大批的国际化人才。
第四就是全产业链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这是我们通过实践以后归纳的几条。刚才几位老师、同行也都分享了大家的经验和看法,我也把它归纳了一下。从要素来讲大概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我们这家机构从事服务,主要是为我们的学生申请海外优秀学校的通知书。随着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我们把其他几个要素也摆进来。一个就是在国内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今天我看到了很多国际学校的校长和很多专家。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准备到海外留学,要在国内进行语言的准备,同时刚才有位同行陈老板是做美国高端学校申请,现在时髦的叫“背景提升”或者叫“知名企业的提升”,我也把这个要素摆到全产业链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个要素当中。
当然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家庭会把孩子留学跟自己全球产业或者全球实业布局还有移民结合起来,也会把孩子的就业结合起来,这样就构成了我们整个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体系。从未来留学趋势来看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未来中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行业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留学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从需求的角度或者从留学生的构成角度讲,2017年中国出外留学生突破了60万,当然这60万的数据是官方发布的,大家如果从切实感受上,因为在座都是做国际教育的专家学者,也有外国友人在,大家坐飞机都会有感觉,尤其是国际航班。当你坐一个国际航班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飞机上,还有很多成年人在飞机上。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开朗的人,愿意交流交流,你跟左邻右舍聊一聊,你就会发现这些家长或者是去看望自己孩子的家长,或者是看完学生回来的家长,这已经是作为国际航班主要的人员构成。从这方面去看,我们很多孩子在高中阶段甚至在初中阶段,还有更夸张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未成年阶段或者小学教育阶段已经有海外学习的阅历。
我记得在我们刚刚进入这个行业,2000年中国留学生印象是3万9千人,去年是达到了60万人。当然那一年,留学生里头读硕士研究生的在80%以上,而去年的数据,从我们这家机构去看,读高中的应该是在30%-35%之间。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第二个趋势,中国留学生或者家长更趋于理性,过去强调留学要热,留学热,从这几年的实践经济去看,家长在选择留学的时候非常理性,家长也是逐渐理性了,孩子也是逐渐理性了。具体可以看大家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时候,专业的范围更宽,不仅仅集中在过去所谓的热点专业了,比如说商科、比如说金融等等,更宽了。再有就是大家可以看到,留学的国家选择面也广了,留学的目的也不同了。过去主要的目的就是读学历,或者读硕士学位,读本科学位、博士学位,现在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案例,自己为了职业生涯更好的成长,专门读某一个课程。有些老师为了自己在自己的教育阵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也读某一些课程,比如我们看到一些学艺术的、美术老师只希望到某些艺术专长的国家,比如去俄罗斯去读一些艺术课程、美术课程或者音乐课程,这些需求也逐渐增多起来了。
下面要分享的是我们留学机构未来发展的一些变化,在这儿也供大家参考。随着2017年国家行政许可的取消,给我们留学服务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就像我们这家机构一样,很多中层的干部选择了出去创业,当然了,大家都在创业的途中,这种创业给我们行业带来的是更激烈的竞争,要求我们从业者和从业机构给我们的客人或者给我们学生家长提供更完善、质量更高、更系统化的服务,这是第一个方面,以满足学生需求。
第二个方面,大家从各种数据可以看到,现在出国留学、回国发展已成主流,这一点跟中国经济地位提高和中国经济发展密切关系。
第三个方面,作为服务机构,大家也可以看到英国的一些学校和澳洲的学校我们学生在申请的时候仍然会有些过去我们这个行业的垢病,有一些假材料的情况出现。这些出现也给我们从业者提了一个要求,大家一定要坚守住诚信底线,这个底线是我们跟国际接轨或者说我们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坚守的底线。
第四就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也给我们这个行业的机构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大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把海量的信息通过技术归集,给客户提供更高效率、质量更高的服务。
最后我想给留学生和家长们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去分享,核心还是留学。对于学生们来讲,我们的建议,第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我个人认为,人人是人才,参与国际教育的时候,每个学生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学校,不要勉强为了追求名校或者追求自己现阶段达不到的学校或者专业。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我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根据兴趣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国家。
第三个建议,我觉得还是更实际一点,我们的学生去读书,还是以成为国际化人才作为我们近期的目标,那就是我们完成学业以后到底要从事什么职业,这点可能比留学本身更为重要,大家是以终为始,学成归国或者在海外就业,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对学生的建议。
第四就是给家长的建议,现在留学是一个大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家长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因人而异,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的心智、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都是不同的,大家不要像刚才那位老师说的隔壁的老王和隔壁楼的老王,大家的群众效应,还要根据自己的学生自己的特色决定留学的年龄段,什么时候出去,不要随众。
要充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尤其是现在低龄的学生出去之后,生活环境不同、语言环境不同、饮食环境不同、教学方法不同,都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一些影响,这些影响作为我们家长要格外去关心,不光是在准备留学前做好这个准备,尤其在留学当中一定要非常关心。当然这种关心又不能像我们第四条的建议,又不能像保姆式的,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现在低龄的孩子出去以后,父母在关心、爷爷奶奶在关心、姥姥姥爷在关心,孩子除了上课,在平时生活当中关心过度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压力,也不利于他成长。
最后一条就是择校前要对学校充分了解,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这样才选择自己办理也好、选择专业机构也好,和选择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办理也好,才能达到一种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建议,“把合适的学生送到适合的院校”,我想用这句话结束我今天的分享,在这儿也谢谢大家!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