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NUS做交换生成绩达标直接申请留学
课内外综合发展获国家奖学金
稳扎稳打成为NUS人工智能硕士
......
曾任职于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算法开发
累计三年经验转而投身教育行业
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翰林计算机X老师
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硕士
● 四川大学物联网工程学士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实验室交流访学
● 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
● 具有丰富的海内外学习、生活、科研工作经验,拥有多年C++/Python实战经验
● 三年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算法开发经验,主要负责车端模型训练和优化
● 善于由浅入深引出知识点,同时逻辑清晰,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节奏
授课体系:USACO
01稳扎稳打成为交换生
直通NUS
去NUS做交换生让我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
在我们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与强计算机相关的。当时AI席卷全球,学校也由此开设了很多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
本科学校有很多合作资源,需要我们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比如我大四的时候为了找导师做毕设,便去新加坡国立交换了半年,在此期间我对AI从产生了兴趣,也为我研究生时期选择AI专业奠定了基础。
综合发展让我获得国家奖学金
我当时是专业成绩较靠前,加上较好的综合成绩,才能拿到国奖。这不只看成绩,还会看比赛和课外活动等的加分。因此,课内外综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参加过一些赛事作为提升,比如计算机的常规比赛蓝桥杯,以及国内外建模比赛,主要是国内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希望大家可以去参加一些赛事,不仅能培养个人的计算机能力,还会为申请学校做支撑。
去NUS做交换生成绩达标,直接申请硕士
我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并不是走常规的申请流程,而是直接在NUS读的本科大四,成绩达到标准后就可以申请硕士。不仅如此,我还去UBC做了一个暑期的交换生,并拿到了老师推荐信。
02适应能力强
让留学难度降低
我很适应在新加坡的生活
我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能很好地习惯国外的饮食和生活!我是本科大四与国内同学一起去的NUS,在那有很多我原本的同学,且基本一半以上都是华人,所以在新加坡很少会遇到文化上的困难。
NUS自办的小型音乐会
在新加坡语言交流的难度较低
在语言方面,新加坡本地的学生会用新加坡语、英语和华语交流。比如在周围全是中国人的情况,他会说华语,但如果是有其他的外国人在场,就会说英语。
新加坡有一半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老师,其余是新加坡本地的老师。大家都是用带着新加坡口音的英语讲话,但为了学生方便听课老师会放慢讲课速度,所以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困难点。
NUS本科pgp宿舍活动
新加坡的课程难度较高
在NUS,本科一般为小班化,硕士为大班化。小班化的互动性会更高,老师对课程的互动设计要求也会更高。
新加坡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课程难,绩点要求高。在整个国际教育中,新加坡的课程难度是大于北美与中国的。如果把在新加坡的绩点换算成北美的绩点,那么绩点的数字将会提高。
计算机专业需要更注重实践
新加坡和国内评分体系的区别并不大,在我本科教育时,学校的评分为是50%期末和50%平时,而在新加坡有些课程也有与其相对应的期末考试。不过计算机更注重于实践,在平时会有一些quiz,因此很多课程大多不是考试,而是做项目。
现在AI的话题很火,都说很多工作未来会被机器人取代,所以大家更应该学计算机,因为去发明创造这些机器人算法的正是学计算机这批人。
对于喜欢计算机的学弟学妹们我这样建议
对于想要学习计算机的同学们,我建议学习偏算法方向,包括ai各类算法、自然语言、推荐系统、自动驾驶以及复合型ai等,比如ai+各行各业,计算生物和计算金融。
不建议走纯前端开发方向,非常容易被现在的ai算法直接取代。如果对前端交互感兴趣,可以考虑数据可视化方向,但是纯网页开发技术门槛低,容易被淘汰。
03访学、工作经验
让我不断升级
交流访学让我收获颇丰
我自身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国外,看见有着不同的文化、种族的人,与他们闲聊,我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感到紧张害怕。
当时有个加拿大项目mitacs,它会给予交友、访学的机会或者资助你去那读硕士、博士。我走的是国内的刘继伟奖学金,主要是去那边的数据科学实验室里交流,而我那时的工作就是偏数据存储的底层架构。
去加拿大交流
走集体项目让我增强了国家归属感
我曾跟着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项目,在加拿大BC省下的klowna小山村待了三个月。在那有很多国内的同学,我们还受到了当地仅有的中国人的热情接待。走集体项目不仅让我避免了困难,还增强了国家归属感。
去加拿大交流
提前做好规划让我在百度实习转正
第一份工作是在百度自动驾驶的核心算法技术部,当时是实习申请后转正的。自动驾驶行业对候选人的要求较高,且过于专业。如果没有相关的经历和经验,是很难去进入这个行业的。
我当时没有自动驾驶的背景,能去实习并转正完全是靠面试成绩和锻炼出的自身能力。通过这个提前找实习工作的过程,让我明白事情规划要比能力更重要。
在百度的工作经验让我习惯建立目标
通过在百度的工作经验,让我了解到工作和读书、实习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目标,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都会把这个目标设置好。比如现在做算法开发,就是需要自己去设置并达成目标的。
04我的教书育人之路
文化支教为我的教学生涯奠定了基础
我本科参加过很多活动,印象最深刻是17年暑假去泸沽湖做文化支教,主要是希望当地的纳西族小孩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地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不过活动时间并不长,因为我们是自己成立的一个支教队伍,各方面都需要自己去准备,包括申请经费,所以真正的支教时间只有20天。
偶然的机会让我对教学产生了兴趣
我曾了解过朋友的教育创业项目,主要是做少儿教育。当时就对国际课程方面产生了兴趣,且与本身专业相关,再加上之前的教学经验,让我觉得教书育人能够给我带来成就感。
我的教学秘诀
我天生不喜欢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考试都是有答案的,但工作它不一定是有答案。很多学生之所以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是因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转换方式。
① 用一种图像的方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方式去记。如果学生能学会这种用图像去替代抽象的转换方式,包括算法和编程,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
② 教学应该注重探索式。如果一直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而不是用探索的方式去做题,时间长了产生习惯后,你可能就会失去探索的能力。以后走向社会工作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是那么强。
我的兴趣爱好
我比较喜欢有难度的通关类活动,比如技术积累、滑雪、打网球、爬山、拼图等。
我很喜欢夏天和秋天去爬山,正好北京野山非常多,也不用付门票费。北京的山头有1级到10级的等级划分,在5-6级就比较容易出现生命危险,10级就是非常危险的程度,因此我会按照不同的等级去爬不同的山头。
北京徒步
05写给学弟学妹们
我推荐学生参加这些背提活动
高中生的目标相对明确,对于相较简单的常规课程,会比较容易拿高分,但现在国外大学更看重学生的背景提升,不仅需要参加很多比赛,还要做科研方面的研究。
① 大家可以去公司实习,做志愿者等最常见的活动,甚至可以去参加国企义工类项目。
② 参加一些兴趣社团、科技社团或国际赛事。有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的高中学长参加天文社时,就意外的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属于非常少见的情况。
对背景提升的方式有很多,大家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而是要选择跟自己的兴趣、能力匹配的方式。
要善用网络的学习资源
计算技术更新迭代很快,没有太多专门针对计算机的书籍和参考书,对于大家来说,网上的资源其实远比书籍要好用得多。
大多需要自己去网上找资料,或是去YouTube上看学习视频,参考部分资料。如果是做项目,还可以去GitHub上参考别人在做的项目,并了解如何准备项目。
看完X老师的留学和工作经历后,你是否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了新的思考?
想参加这位大牛导师的课堂学习吗?
快扫码一对一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