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到走进投资公司
初到英国便混得“如鱼得水”
放弃了留岗转身投入教育行业
帮助无数学生“逆袭”成功
她表示:教学让我很满足!
……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
翰林经济L老师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硕士
● 英国赫尔大学财务管理学士(一等荣誉学士学位)
● 在投资管理学,国际金融学,会计学,风险管理等科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雅思总分7.5。
● 曾在英国本土投资公司工作,主要负责撰写投资分析报告。
● 曾辅导过本科生和研究生金融相关课程,主要教授科目有公司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等。热爱教学,擅长将复杂的概念知识简单化。
01从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到走向世界
从高一就决定出国留学,见识广阔世界
我高中就读于山东省一所重点中学,高一的时候就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我认为出国学习能有更开阔的视野,加上自己一直以来都想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就开始着力准备留学事宜。
从决定要留学起,我就开始全力提高自己的课业成绩与雅思成绩,成绩一定是申请的硬性条件!
虽然当时申请学校还不太流行参加比赛、活动等等,但我在和招生官沟通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他们是挺看重一些课外活动的。因此,我也建议准备申请留学的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时候可以多参加一些赛事活动提升自己的背景~
雅思7.5的小秘诀
关于我当时雅思的语言成绩拿了7.5,也有一些备考建议想要分享给大家 ⬇
1)明确自己报的是机考还是笔考,因为这两种考试方式各有优缺,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2) 单词很重要,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3) 摆正心态,下定决心考试就每天留些时间学习雅思,日积月累。
对“财务管理”的兴趣起源
选择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我很小的时候了。
当时家长会把一周的零花钱都交给我,让我自己看着办。我买东西都是用自己的零花钱自己做主,我会提前做好规划,将零花钱合理分配在一周,渐渐也对分配金钱产生了概念和兴趣。
02“劳逸结合”的方式
让我收获了快乐与成长
初到英国便“如鱼得水”
可能是因为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刚来到英国时我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和同学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一周基本都要一起出去玩3-4次。
我很喜欢和当地的同学一起社交,他们对我都很照顾,从一开始用手“笔画”动作加语言进行交流,到后来基本也能无障碍沟通,我的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成为“学生代表”和教授打交道
英国的课堂相比国内的课堂会更活泼有趣一些,不单纯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他也会鼓励大家一起思考,组织小组活动等等。
当然,纯英文的教学环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课上也会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这时,我的中国同学们会把不懂的地方用中文传达给我,我再化身为“代表”去询问教授,当时与教授的交流还是非常多的。
*老师与我们分享自己做的甜点
除了学习方面,教授也会给我的未来规划提出参考建议,例如想要申请某个公司,需要做一些额外的什么努力等等,对我受益匪浅。
决定深入学习“金融学”
因为想进一步学习该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就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
在我看来财务管理更多的在于“理”, 金融学领域涉及到证券,投资和风险管理,更有趣并且发展前景更广一些,于是我选择在金融学的方向进行深耕。
选校时有参考几个因素,一是专业排名,二是校园环境和性价比,综合下来我觉得兰卡斯特大学很契合自己。
硕士学习压力山大,需要强大的自驱力
硕士的学习压力比本科明显要大了很多,课程也比较满,大家都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这个时候就需要强大的自驱力来督促自己。
对于我来说也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流程 ⬇
1)预习,提前了解下节课要讲的ppt,可以打印下来。
2)多与老师互动,积极参与上课的提问。
3)上课记好笔记方便日后复习。
我还是蛮注重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的。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空闲时间会去锻炼身体或者社交。一句话总结就是“Study hard, play hard!”
03从家里的小黑板
走向国际教育的舞台
实习使我的实操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硕士毕业后有在英国的一家投资公司做过财务分析的实习,主要给投资者提供一些分析报告,一份报告需要精雕细琢,我的写作能力在当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专业知识只在课本上出现时,我是不知道怎么去运用的,而出现在实操中,我的领导们会很耐心地教我如何运用,这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体验,实操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即使当时已经拿到了最终的offer,但因为碰上了疫情爆发,归乡心切的我选择了回国发展。
回归“初心”,选择教育
对于教学的兴趣也起源于小时候,我非常喜欢教课,家里有一块为我准备的小黑板,白天在学校里学习,晚上就回家“当老师”讲解知识点,就连小狗也会被我拉来当听众。
在学校里我也乐于为同学们“传业解惑”,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因此,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我选择了教师,找回了我的初心。
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差异
在我辅导过的学生中,有外国学生也有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学生。
我从教学经验中总结发现,中国学生更加谦虚,求稳务实,外国学生比较自信,有创新精神。
学习方法上两者也大有不同,中国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应试”,只要能把考试的内容学会了就行;但是外国学生普遍很好奇,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搞懂底层逻辑,也会衍生出非常多新的想法。
04我的教学特色
我是这样帮助学生“逆袭”的
曾经有一位澳洲留学的研究生在金融衍生品这门课上不及格,已经在机构学习过但是补考还是fail,马上到来的第二次补考前碰巧成了我的学生。
上课时他的状态特别焦虑紧张,总是紧握双手,因为特别害怕再次fail就没学位了。在时间紧且学生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如果直接讲各种复杂的概念估计他会崩溃,所以我当时把各种金融工具的特点都浓缩了讲给他,通过画图和举通俗例子帮助他理解。
结果就是他不但顺利通过考试还高出及格线十几分,顺利毕业了。做为老师,这种成就感总是让我很开心。
“简化知识点”是我的教学强项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并与生活经历相结合,这样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
之前有带过一个外国学生,数学方面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太好,于是我将一个很大的题目拆解开来,一点点细化,分步讲解,哪一步没有理解就着重讲解。
他后来不仅听明白了,还能举一反三解决其他问题,对知识点进行了“有效吸收”。
关注学生本身,提高学习兴趣
有些同学可能因为对一个知识点一直学不明白,就导致学习兴趣慢慢流失了,这时候不能生硬地直接和他讲授知识点,他会有防备心理。
应该先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将知识点和生活、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再进行讲解。
我在上课时也会想方设法让课堂活泼一点,例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看见学生乐在其中,我也会感到很高兴。
05写给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
高中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高中时期打好基础,未来的学习也会更轻松一些。如果确定了未来要走经济学这条道路,平时就可以多读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来拓展自己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还可以多参加一些商赛、经济学比赛,沉浸式体验金融的奥妙,不仅能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还能增强自己的实战经验!
非常推荐大家阅读《The Economist》这本杂志,里面的内容都很优质,拓展视野的同时还能学到经济学知识~
想来这位大牛导师的课堂学习吗?
快来一对一扫码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