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开大学到纽约大学
放弃顶尖公司&北大研究所的岗位
只愿为教学付诸一腔热血
她的学生覆盖上海四校八大
世界排名top50亦有许多身影
……
今天,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看她是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
帮助众多学生斩获offer的吧!
翰林L老师
数学导师
◆纽约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南开大学金融工程学士。曾任职知名投资公司和北大市场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 数学背景丰富,国际课程累计授课1000小时以上,双语教学经验丰富。
◆ 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轻松培养数学思维并达到融会贯通。
◆ 学生覆盖上海四校八大,学生和家长满意度高。帮助多名学生通过AP/A-LEVEL/AMC各类课程和赛事教学提高数学成绩,进入世界排名top50的学校。
01对数学的热爱
让我选择了金融工程
“唯一解”的魅力让我爱上数学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起源于我的初中时期,在数学中,每一个问题都有其独特的解法和步骤,从而得出“唯一解”。
在做题时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题、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当初选择金融工程这个专业也是因为它是金融与数学的结合,更适合我这个理科生,并且我认为其在金融数字化进程、互联网金融方面等等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金融工程与金融学的差异
像我在前文中提到的,金融工程其实是金融与数学的结合,会涉及到更多数学建模、技术方面的问题。
金融工程需要用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一些复杂的衍生品定价、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复杂的金融模型等等,都与金融工程这个专业紧密相连。
决定留学,就要提早规划
我从大一的时候就决定未来要出国留学,想换一个学习环境,体验不同的数学学习方式。
金融工程的申请难度较金融学会更大,尤其是鼎鼎有名的纽约大学,可谓是“难上加难”,我当时将纽大作为自己非去不可的唯一目标,拉长整个战线,充足准备。
我大一大二时的主要精力放在实习与课外活动上,用来丰富自己的背景,大三开始着力于语言考试,大四的时候全身心投入申请当中。
以下几点是我在申请时认为比较重要的准备工作,希望能给同学们作一个参考~
☑ 多收集材料。可以向学长学姐们询问一下必要的信息,比如院校的对比、申请的加分项等等,然后自己多去找一下材料和项目。
☑ 坚定的目标。定下目标后才能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中,坚定的目标也能给自己带来动力。
☑ 做好自己规划。从学长学姐那里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可以申请哪些项目、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可以去多看看这个项目之前招收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可以做一些什么活动来提升背景。
02全新的环境
既有“困难”,又有收获
和“钻牛角尖”say no,一步一个脚印攻克难关
金融工程不仅要研究数学建模,还要学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内容,虽然我的数学有优势,但是要用编程去复现数学模型对我来说有点难度,同时兼顾这两方面也很耗费精力。
与其用在短时间内花费大量时间硬学这样“钻牛角尖”的方式,我选择制定一个长期战略,从简单的开始学,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攻克。打牢基础后再逐步加深学习,学到后面其实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这么难~
“多元化”的课堂让我觉得新鲜有趣
美国大学课堂的活跃度会比国内的更积极一些,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很多。
与国内每年都是固定的教材不同,国外的授课模式也更“多元化”,教学形式非常丰富。比如当我们学到和实际金融市场相关的内容,或是将数学理论运用到金融市场中的时候,更多的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观点。
在美国的课堂上,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英文是否足够好,遇到没有听懂的问题可以随意提问,即使是像1+1=2这样的问题大家也会耐心和你解释。这让我变得敢于交流、敢于提问,口语自然而然就越发流利。
空闲时在湖边游船
系统性的学习方式非常重要
因为一个人在外留学,平时是没有人来督促自己学习的,因此需要强大的自驱力。
我比较喜欢用大块的时间来学习,会将一个星期的课程都集中排在1-2天内,剩余的时间就去图书馆,将所学的内容自己全部再复习一遍。对于我来说,大块的学习时间可以提高自己的专注度。
其次遇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内容,也要主动询问,及时发现自己欠缺的地方,然后去查找资料、多阅读英文教材与课件,以此查漏补缺。
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这样一整套流程是缺一不可的。
小Tips:
在课堂上教授难免会讲一些俚语,我在听不懂时就会上YouTube,上面会有博主总结不同情况下使用的俚语,和一些更地道的表述。
下雪的纽约
03兜兜转转
教学让我找到了职业成就感
脱离课本的实操让我感受到了“数字的力量”
在毕业后我就选择了回国就业,当时在投资公司管理了100多亿的资金。这里的工作更倾向于“量化”,将各种金融数据都收集起来然后建立模型,从中找出金融资产的价格偏差,以此赚得利润。
基于这段2年的工作经历,我又去北大市场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做了研究员,除了研究资产以外,还建立了模型,观察市场的有效程度大概是多少,这个项目与数学的关联性很紧密。
不同于课本上“死板”的公式与定理,实操经历让我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数字相关的事情,整个金融市场都与数学息息相关,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字的力量”。
比起做大平台的“螺丝钉”,教师让我更有成就感
虽然之前两段工作经历都在比较有名的企业,但我觉得一个平台厉害并不能代表个人厉害,越是大的平台,其实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越少,更像一个螺丝钉,职业成就感相对来说也比较少。
加上我在大学时期就一直在做一些教学相关的工作,和学生们打交道,去传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成就感和工作时期完全不一样。
我希望我做的事情,并不是对自己无意义也对他人无意义的事情,能给学生们提供帮助、传授知识,会让我很有成就感,从长远发展来看,教师这个职业也更符合我的人生价值观。
“灵活”,让我选择了国际教育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国际教育体系的学生思维会更加活跃,当解开一道题目时,不仅仅是满足于答对即可,而是会想搞懂底层逻辑,和日常生活中的联系等等。
并且国际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很灵活,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虽然也会有“内卷”,但不局限于一条道路。这样“灵活”的体系让我选择了国际教育。
04用自己独特的体系
走近学生、启发学生
走近学生的生活,鼓励式教育会让他更主动
印象很深刻的是之前带过的一个学生,平时不爱学习还经常“逃课”,后来有一次难得来上了一次课,我一开始只是和他聊天,聊生活中的趣事等等。
聊到最后,我鼓励他尝试做做题,不管他做对多小的一道题,即使是蒙对的选择题,我都会给予表扬。渐渐地,他会按时上课,考试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就发现自己并不是学不会的人,变得更加主动学习了。
我在整个过程中的成就感是很大的,因为学生不仅成绩得到了提高,心态上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不断鼓励学生,会让其放平心态、主动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每个人大脑发育和擅长的地方都不太一样,有的人擅长几何,有的人擅长三维图的思维,而有的人只擅长平面思维。因此需要从学生所擅长的点出发,然后去提高他的兴趣,再根据他学习的情况去调整。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做题,也有可能是通过做游戏,或是用图片的形式学。我认为,大多数讨厌数学的学生往往非常有语言天赋,把数学转化为更生动、更文学化的东西再传达给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在教学中会以学生为中心,用不同的方法。
用特殊的“举一反三”方式启发学生
常见的举一反三教学一般是丢给学生几道类似的题目,找到相同知识点。
但我除了用这样的常规方法外,还会引导学生从一个知识点关联到另外一个知识点,例如将数论中的知识点推导到几何平面中,甚至是其他学科中,就像资产的定价公式和物理的热力学的公式其实一模一样。
这样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我认为是很有效的。
提高成绩的三大要素
第一重要的就是主动性。我之前有教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从高中就开始做一些专利,成绩也很优异。她属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对于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真的有兴趣,和我的交流意愿也很强,会不断提问。因此我认为主动性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是目标感。这个目标不需要定得很高,可以是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比之前高一点点,那么就会一直在进步。
最后就是心态。面对一个学科不要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压力过大,就会开始排斥,学习效果也会不佳。
同样地,对于很多参加赛事的同学们来说,目标可以是冲刺奖项,但不能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即使没有获奖,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也是自己的,并且站在全球舞台上,见识到“人外有人”,对自己的心态成长也很有帮助。
最后给同学们推荐两本我的“宝藏书籍”吧!一本是《数学之美》,会教给大家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化繁为简;还有一套是蒋勋的一个系列,语言十分优美,可以当个休闲阅读~
获取L老师宝藏书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免费领取!
* 以上内容获得导师本人授权发布,未授权的原创内容禁止转载到其他平台,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