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大天文学到UCL天体物理学
严于律己、勇于直面困难
“佛系”却从不曾言弃
教书育人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
独创教学方式激发兴趣
低基础“逆袭”的学生数不胜数
……
一起来看看她的精彩经历吧~!
翰林物理L老师
伦敦大学学院UCL天体物理学硕士
● 厦门大学天文学学士
● 3年国际教育培训经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提分技巧
● 累计授课时长超5000小时,帮助近百名学生获取高分,A率长期保持93%及以上,5分率达88%
● A- level 2022年5月出分共计14名学生获得A*,27名学生获得A
● 授课体系及科目:AL/ AP/AQA / IB物理、物理碗/BPHO等赛事
01对观测感兴趣
成了追梦的起点
1曾经的我也是比赛“狂热粉”
我从初中开始就接触各类比赛了,一直到高三这一年,我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赛事的时间平衡得很好。
我准备这些赛事活动的秘诀就是:稳定的心态+尽力就好。因为比赛的内容肯定要比校内的学习来得更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去学,就一定会有收获。
初高中参加比赛的这些经历,对我未来学习数学、天体物理、计算机编程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决定留学,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脚踏实地的学习,课外比赛的拓展,让我的学术能力稳步提升,成功进入了厦门大学。出于对物理的擅长与热爱,我选择了天文学专业。
大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对观测很感兴趣,想在这方面更进一步研究,身边的导师给我提了留学的建议,国外的观测设施会比较发达,能够观测到的数据也会更好。
加上当时比较向往国外的氛围,也很想去体验一下国外的文化、和国内不一样的生活环境等等,我毅然选择了留学。
3UCL是最适合的offer
由于天体物理这个专业比较特殊,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所以我先在所有设置了该专业的大学中筛选了一轮,最后筛选出来的学校有英国的巴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以及剑桥大学和UCL。
最后从我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还是选择了天文课程更多的UCL。
4热爱是申校最真诚的理由
我在大二的时候就确定了要出国,所以从大二至大四,整个3年的学分都很重要,语言、标化是申请中最重要的“两大金刚”,另外有时间还可以去做一些科研研究。
我分别去过上海、北京和云南的天文台,帮助老师或者院士等等做一些数据处理、观测类的工作。这些其实是很重要的背景提升,并且在文书中要将这些经历都描述清楚,以此来体现自己对天文学的热爱。
02初到国外
也遇“hard模式”
1从应试到实战口语
虽然我的雅思当时考了7分,但考试和实战还是有区别的。初到国外与本地人交流不是很顺畅,课堂上也有许多听不懂的内容,需要将课堂内容录音下来,然后回去再进行整理、复习。
我大概花了2-3个月的时间克服口语问题,其实说是练习,大部分时间都要靠自己“强行”在任何一个生活场景中去表达。因为要完成小组作业,我会强迫自己去主动去和英语母语的同学交流,做到“听说合一”。
其实当自己处在纯英语的环境中,经过时间的推移、练习多了之后,英语就成了我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东西。
2拒绝内耗,提升学习效率
当时有一门课非常难,再加上授课教授是一个法国人,他写的文字和语言我都一点不懂,学起来真的压力山大。于是我只能“厚着脸皮”给教授发邮件提问、向助教学长请教,以此来填补自己对知识点的空缺。
沟通不顺利最害怕的就是内耗,一定要“厚脸皮”去问、和同学们互动讨论、向教授请教。
不管是在超市购物、还是在学校学习,包括向同学的提问,不要担心他们会觉得你笨啊之类的,其实别人一转眼就忘了。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及时提问,反而你自己很容易陷入难题消化不了,时间还因此浪费在恶性循环里。
3高难度的学习下需要强大的“自驱力”
UCL教授的授课模式是需要学生在课前看完一部分知识,课堂讨论的时候又会基于这部分知识发散,这点对于当时的我有很大的隐形压力。
我会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上9点开始学习,保证至少2小时的深度学习状态。中午吃完饭可以适当的午休一会儿,下午继续读文献、与教授交流。
密密麻麻的笔记 🔼
可能很多同学刚到国外会很容易“放飞自我”,觉得没有人束缚着自己了,而这样只会让你自己在ddl前交不出论文、在教授面前什么也说不出来。因此,留学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与学习方法,提前安排好时间。
4勇于面对、接纳自己的情绪
UCL的考试和其他学校的一年两考不同,是一年一考。一年两考的好处是我可以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且一次没过的话还会有一次机会;而一年一考让我陷入我可能无法毕业的焦虑和恐慌中。
我深知不良情绪不能压抑过久,所以当时的我选择了心理咨询来排解这些情绪。UCL有为学生准备的心理咨询室,我会把我遇到的问题和内心的感受在咨询室里表达出来。
表达并被安抚的过程也像是一种心理治疗,当自己的情绪不对劲时,应该及时发觉并勇于面对它,不要觉得去心理咨询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适当的调节可以让自己身心轻松。
空闲时喜欢和朋友街头漫步
03教书育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从兼职的“启蒙”
第一次接触教学工作其实是在本科,抱着想多赚些生活费的想法找了家教的兼职,没想到却因此爱上了教书育人。
数学和英语我都辅导过,当看见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独自解题时,对我来说成就感满满,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自己还蛮喜欢教师这份工作的,教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些兼职算是对我教学工作的初期启蒙了。
2机缘巧合下转入国际教育
因为不想为科研“绞尽脑汁”,于是在硕士毕业后我选择了工作而不是继续读博。在英国也有过一些工作岗位的机会,但最终因为工作签的问题不了了之了。
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语言方向的教培工作,可能是因为对于自己专业的热爱并且不想放弃,我还是决定转到和自己专业挂钩的国际教育体系中。
我很喜欢和小朋友沟通,他们比较简单,恰好我又找到了这么一份教书育人的工作,感觉一切刚刚好。
3我的课堂总是“互动满满”
相比体制内有些单一的教学模式,我更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和我有所互动。
因此我在课堂上会不断向学生提问,比如一节课需要我来传授的知识点,我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答案,这比我单方面输出要来得高效得多。
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有和我热情互动的,也有比较慢热、对知识点消化较慢的同学,此时我会放慢节奏,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这样他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联想到相关知识点。
4建立体系框架感
我个人的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注重逻辑结构跟体系框架感。我会帮助学生在某个知识点结尾的时候,梳理清楚它的内容和公式,相当于一篇笔记的精华。
还记得我之前带过一个学生,在5月的国际大考中成绩不是很理想,只有C。我和他两个人通力合作,把知识点全部重新梳理了一遍,坚持查漏补缺,在11月的补考中取得了A,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5“逆袭”的学生往往有这些特点
我也有遇到过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但最后他们都靠自己的踏实勤奋和努力在自己可行的范围内成功“逆袭”了。
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放弃,别人付出1分钟的努力,基础差的学生可能需要5分钟,甚至10分钟,但认真的人是不会被辜负的。
他们身上都展现出一种高配合度、高主动性,并且能够长期坚持一些好的习惯,这些都是难能可贵值得学习的。
04给正在备考的同学们
一点小建议
1提前规划、预留时间
一定要早、一定要早、一定要早。节奏一定要掌握好,像AP/IB或者A-Level体系的学生,在高一还没入学之前就要做好整个高中的规划了。比如赛事活动和校内课程怎么互相平衡,如果规划好了再去实践整体会更省时间和精力。
建议可以以个人的目标为导向,先定好想去的学校和专业,再反向推到几年前的今天,需要做些什么去完成这个目标。
2量力而为,为生活“留白”
还有就是要量力而为,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够去参加比赛或者其他,那我们就专心搞好课内,因为课内是申校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当有了一定的余力了之后,就可以压缩一下课内的学习时间去准备比赛,一定是要有一个主心骨之后再去准备其他。
切记不要贪多,在精不在多。做好时间规划,要做一个成熟优秀的时间管理大师,适当留白是最好的。
3择校也要性价比
择校方面我认为要选性价比高的,意思就是排名和专业相对来说都比较平衡。
可以先把自己最想去的专业选择好,再从设有这些专业的学校中进行排名,接着挑选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些学校,最后再把他们的相关的学科要求、语言要求挑出来综合选择。
既不能只挑专业排名,也不能只挑学校排名。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我在上学期间很喜欢的书,叫《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作者全程以一种讲故事的口吻来描绘物理学中比较复杂的量子概念,不仅代入感强,更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
书中作者刻意避免了一些专业知识,或是打比方或是画图举例,来解释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文科生看起来也不会费力哦!
获取大牛导师同款书籍,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顾问老师免费领取!
* 以上内容获得导师本人授权发布,未授权的原创内容禁止转载到其他平台,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