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经济学一直是热门话题,一方面因为它的门槛相对较低,同时也是相对容易获得高分的科目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适用于学生申请商科、理工科、文科等多个专业方向。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AP经济学吧!
AP经济学学习内容
AP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经济活动。它不仅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也是一门旨在改变社会的科学。AP经济学主要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整体经济运行问题,从国家和地区的宏观层面分析各类经济情况。
AP宏观经济学习内容
AP宏观经济主要包含基础经济学内容,考察的是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认知能力、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经济学指标的计算能力。它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不高,适合理工科和商科学生报考。AP宏观经济学考试时长为2小时10分钟,包括60道多项选择题和3道自由回答题。选择题占总分的66.65%,自由回答题占33.35%。
课程内容包含六个单元: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经济指标和商业周期、国民收入与价格确定、金融行业、稳定政策的长期结果、开放型经济——国际贸易和金融。
微观经济学学习内容
微观经济学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学原理,重点涵盖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市场结构、要素市场和市场失灵等相关理论。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六个单元:基本经济学概念,占12%-15%的分值;供求关系,占20%-25%的分值;生产、成本和完全竞争模式,占22%-25%的分值;不完全竞争,占15%-22%的分值;要素市场,占10%-13%的分值;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占8%-13%的分值。
AP经济学满分率如何?
AP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相当出色,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五分率分别为18%和16%,与微积分BC、物理C、计算机科学A等科目齐名。在中国大陆地区,同学们在这两门科目中的表现尤其出色,其中AP宏观经济学的五分率高达43%,仅次于AP物理C,而AP微观经济学的五分率也相当可观,达到34%,位居前列。综合而言,AP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对容易获得5分的AP科目之一。
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哪个更简单?
AP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的入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基础的数学知识和绘图技能,阅读大学水平的教科书便可较为从容地应对AP微观的学习任务。而AP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大学水平的课程,难度略高于微观经济学,主要向学生介绍适用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原理。在两者区别上,AP宏观经济学侧重于把经济学原理应用于整个经济体系,而AP微观经济学侧重于经济学原理在经济体系中个人决策者(包括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关理论应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关于AP经济学的信息,可以咨询翰林国际教育顾问。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